亚马逊prime day的一场闹剧,背后是对“跟卖”机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8-24 点击1939
有卖家揣测,可能是由于品牌方在与跟卖者沟通无果后采取的“不理智”行为,当然也有另一方表示是跟卖者采用“黑科技”抹黑品牌方。具体经过或许只有当事双 方了解,理论上来说,通过GCID上传的listing,只有创建者有编辑权。但“跟卖”这个话题由来已久,在海外市场行得通的“跟卖”机制,在进入中国 市场后似乎已经慢慢变味。
“变味”的亚马逊跟卖和评论机制
众所周知,“跟卖”一直是亚马逊默许的一种运营模式,对于刚起步而又有一定的货源开发和把控能力的卖家来说,跟卖无疑是一个快速起步的策略。因为跟卖,意味着你截获了本来已经卖得很好的那些Listing的流量,流量就意味着生意。
但可怕的是,在中国的许多“跟卖”其实是销售“高仿”和“恶意压价及刷评”,这对于被跟卖的企业和品牌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跟卖制度的初衷是为了让消费者获益,提高平台粘性,让跟卖者(经销商)之间形成价格和服务的良性竞争,最终让终端消费者获利。但亚马逊全球开店在中国大 力招商之后,许多C类卖家(非经销商)就开始跟卖。他们一方面在未经品牌方授权的情况下通过非法途径获得商品,另一方面则可能采取高仿的方式。”某卖家告 诉雨果网,“其次,大家都知道buy box对于卖家的重要性,而为获得购物车,虚假购买、刷单好评、杀价等行为屡禁不止。这些东西除了让评价变得越来越不真实之外,也带来了大量的虚假数据, 恶意的降价让市场趋向于劣币驱逐良币——他们更倾向于高仿,做假货。”
关于Listing的编辑权
今天的这一出闹剧,尽管以listing图片恢复原样勉强画上一个句号,但关于具体是谁“黑”了谁的争论就没有一个定数。有人说,通过GCID上传的listing,理论上说只有创建者有编辑权;但也有人指出listing被“劫持”的案例进行反驳。
所谓listing“劫持”,指的是该listing并非由劫持者创建,而是其通过跟卖、备案或者其他“黑科技”手段,获取了listing的编辑权,将之前创立者的listing进行修改符合自己的跟卖要求。
这样的事情并非不存在。曾有日出千单的亚马逊Z卖家,发现自己的listing在各方面表现良好的情况下,被改得面目全非,但却几乎与跟卖店铺的产品一 致。除此之外还发现自己的Asin被屏蔽掉,怎么用Asin码搜索都是显示现在的被改页面。幸亏Z卖家发现及时第一时间开case给亚马逊处理,后来问题 才慢慢得到改善。
如何避开“跟卖”弊端?
“跟卖”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是我们要讨论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国内的亚马逊卖家跟卖的都是本国的卖家,或者直接点说,其实有点“内讧”的意味。
为什么中国卖家跟卖国内同行的情况会更为频繁呢?一方面,有相似的“土壤”,比如供应链。另一方面,中国卖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弱,品牌意识不强。再 者,国内市场对于电商侵权的把控并不像海外那么严格。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海外行得通的“跟卖”,在中国市场会有走偏的趋势。
有卖家表示,目前的自建listing其实有很多是跟其他人的一样,因此跟卖也就失去了意义,减免不了重复铺货。或许一开始在入驻门槛上就要做一定的要 求。比如跟卖品牌的时候,需要提供品牌授权。为了防止被跟卖,品牌方若是销售简单配件,可以自己“开模+品牌”,从供应链上切断被跟卖的可能。
而在雨果网看来,跟卖只是一时,随着竞争不断升级,中性产品利润越来越低,品牌越来越重要,创建自己的listing进行销售变得越来越重要。独有的品牌设计和包装是未来中国外贸企业走向持续成功的一个保证。